愛上一座城,也許是因為城里一道生動的風景,為一段青梅往事,為一座熟悉的老宅。更或許,僅僅是因為這座城。
三千年巴渝文化,八百年重慶古城,有哪些記憶停留在腦海中?本期《書之聲》,重慶圖書館的館員將為你推薦那些描述重慶城市文化、歷史、風貌的書籍,給你一個不得不愛的理由。
《推薦書目》
《尋城記•重慶》
作者:田飛/黃波/李七渝/李果
出版社: 商務印書館
簡介:重慶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城,也是一座典型的碼頭城市。這座中國現在人口最多和面積最大的城市,曾是地處要沖的軍事重鎮,也是商貿云集的必經之地,更作為中國抗戰的中心而名揚世界。入得城來,就要爬坡越嶺;出得城去,則是陡壁湍流。重慶所擁有的地形地貌,太有特色。而城市的歷史,也是跌宕起伏,隨歷史風云,變幻不定。跟隨本書作者,可以尋訪九開八閉十七門、古寺圣堂、老街陋巷的掌故佚事,亦能從民國遺跡中感受開埠之先的風氣和全國抗戰中樞的激昂。
《陪都重慶:大轟炸下的抗日意志》
作者:秦風
出版社: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
簡介:《陪都重慶:大轟炸下的抗日意志》(1938—1945),“溫故影像”叢書之一,由秦風老照片館廣泛收集影像素材,呈現重慶抗戰的重要經歷,包括大轟炸的抗日意志,各黨派團結抗日,中共代表周恩來在重慶建立民主統一戰線,豐富的抗戰話劇,以及蔣氏夫婦和宋家姐妹的抗戰活動。此外,本書也著重反映了重慶在中國外交史上的重要角色。1941年底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,中、美、英、蘇四國同盟的出現,中國的國際地位有了根本的改變,從抗戰初期被壓迫的角色,到了戰爭末期以世界四強的角色崛起。在這個過程中,重慶實際上成為亞洲的權力中心。中國在這里實行了對印度的大國外交,同時也完成了《開羅宣言》和聯合國憲章的簽署工作。重慶此一非凡的地位,在此書中得以完整重現。
《故城》
作者:戴前鋒
出版社:重慶出版社
簡介: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,作者用鏡頭刻畫了老重慶的面孔。三十年時光,十萬張照片,匯成《故城》這承載無數人記憶的老重慶畫冊。書中展示了重慶抗戰以后的民居、抗戰機構、外國領事館等建筑的原始風貌。在書里,還能看到20年前的菜園壩、磁器口、洪崖洞、南紀門……同時,還收集了老重慶一些與老百姓相關的故事和圖片。
《張恨水說重慶》
作者:張恨水
出版社:四川文藝出版社
簡介:在張恨水眼里,重慶的房子包括川東沿江的碼頭,那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建筑。那種怪法,怪得川外人有些不相信。比如你由大街上去拜訪朋友,你一腳跨進他的大門,那可能不是他家最低的一層,而是他的屋頂。張恨水認為重慶“民風頗有異于江河南北”,因而他筆下的重慶,以一位下江人的眼光,以一位長期客居北平的“北人”的眼光,打量重慶的城與人,力圖展示別樣的人文地理環境,別樣的城市文化性格。
《遠去的記憶:你不可錯過的重慶老建筑31處》
作者:舒鶯
出版社:重慶大學出版社
簡介:作者帶領讀者追尋31處富有重慶地域特色的近現代優秀建筑,在建筑知識與歷史文化中華麗穿梭,在叩問城市文脈發展何去何從之時,留給讀者更多超乎建筑本身的思考。建筑是凝固的音樂,更是凝固的歷史。已經和瀕臨消失的青磚舊瓦,封藏著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屬于重慶的另一面:優雅而滄桑,古典而時尚。